Top
首页 > 家居 > 家居资讯 > 正文

两会政策要点全面解读:建筑装饰行业应该关注什么?

家居资讯 中装新网整合 2015-03-18 10:04:45
[摘要]可以预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亦会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头戏”,以推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要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在国内需要一些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的支撑,而这些重要节点则有可能成为新的自贸试验区。

  内容导读:

  2015年全国两会于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大幕,并于3月15日顺利闭幕。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GDP增速创近24年新低,“新常态”特征得到全面呈现。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国家经济重要一份子的建筑装饰行业,该怎样全面解读两会的政策要点,这其中又有哪些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宏观经济:GDP增长目标7%  经济发展不能那么任性了

  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当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7.5%及左右,2012年GDP实际增速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7.8%和7.7%的GDP增速打破了对于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的预言,但是7.4%的增速则让“通缩”的担忧增多,尤其是2015年前两个月CPI和PPI数据的走弱,难免会引起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

  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了7%左右。

  3月5日下午,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指出,人都是有惰性,物质是有惯性的。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在经济发展上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他借用了一句流行词说:“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

  在3月15日的记者会上,李克强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的经济增速调整为今年预期增长7%左右,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不容易。因为中国经济总量增大了,我们已经超过10万亿美金的总量,如果按照7%增长,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率,促使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水平增长。我们实现现代化就有坚实基础,对世界有重大贡献。

  1、2015年GDP增长目标约7%: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增长目标

  中国经济正在增长速度与质量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平衡。在2014年经济成绩单上,7.4%的GDP增速印证了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质量比速度更重要。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了7%左右。

  7%,这是自2008年GDP回落至9.6%(2007年GDP同比增长11.4%)后,又一个颇具“分水岭”意味的经济增速。

  7%,对于“新常态”之下的中国经济,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降速早已经是一个十分清楚的趋势,这既有中国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也与世界整体经济环境有关。但是,在这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转换中,始终有两种担忧围绕着中国经济,一个是“硬着陆”,另一个是“通缩”。

  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当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7.5%及左右,2012年GDP实际增速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7.8%和7.7%的GDP增速打破了对于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的预言,但是7.4%的增速则让“通缩”的担忧增多,尤其是2015年前两个月CPI和PPI数据的走弱,难免会引起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

  其实,2014年在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升级的双重要求下,既要不让经济过于失速,又要在此目标下将更多精力用在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上,并且实现了新增1300万的新增就业,7.4%已实属不易。

  在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加快部署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这次常务会议还进一步确定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对经济的下行风险,政策扶持的力度重点在实体经济上。近期连续的降准和降息,也是在用货币政策放松来给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从2008年的9.6%到2014年的7.4%,经济增速换挡是一个从被动降速到主动降速的过程,中国经济所经历的这一阶段转型是艰难而痛苦的。经济增长目标从7.5%降至7%,则是一个完全主动降速的过程,在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的同时,经济的“底线思维”更加清晰,就是要保证经济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应该说,2015年的7%左右的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就业需要和增长的可能,并且留有一定的弹性余地。

  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分解经济下行压力,这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越来越重点考虑的问题。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置于2015年经济工作任务的首位。

  从经济的实际运行来看,当前经济的所面临的风险正在逐步增多,并且很多是互相交错关联的: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入还债高峰,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这些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问题甚至还有所加剧。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企业库存大幅增加,财政和金融风险开始暴露。

  面对7%的经济增长目标,除了现实经济环境中的诸多问题,还有一种担忧,那就是7%能否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显示,2005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纳就业80万人,而2013年这个数字提高到了140万至160万人。2014年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就业可以提前完成目标,这说明经济结构的转型正在发挥作用,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给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因此,7%左右的经济增速,应该就是保证1000多万新增就业和经济换挡过程中不出现过快下行的一个“底线”。当然,经济在7%左右出现波动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出现过于猛烈的下行,就应该都是一个“合理”的增速。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2014年9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561万人,同比增加169万人,增长1.0%。这一数据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产业升级和淘汰过剩产能,还更多地实现着人的居住和发展的变化,新型城镇化正在让产业和就业都发生变化。

  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就是要在保证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增速前提下,也给经济结构调整留出一定的空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这场转型,除了经济自身调整的必要性,实际上也给了中国告别高速经济增长政绩思维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前那些高库存、高过剩的行业很多都与过去的高投资以及背后的“唯GDP论”有着密切关系——以GDP的统计数据作为考核政府政绩最核心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这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和城市问题。

  2013年以来,在中央屡次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背景下,中国多个省份已对市、县(区)的考核进行了调整。据报道,全国31个省,有29个省主动降低了GDP的增长目标,上海甚至取消了GDP的增长目标。在整体经济换挡的过程中,经济增速不再是惟一的绩效指标,但也不是单纯的将经济增速慢下来,而是在用降速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也就是经济换挡不失速。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要实现“换挡不失速”,就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引擎。克强总理多次提及要打造经济的“双引擎”——创业创新的新引擎和改造升级传统引擎。

  企业要升级和技术创新,就需要资金,除了企业自身的投入外,还需要在金融特别是贷款支持,以及加快落实企业研发费用,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等试点也要继续扩大,政府的引导作用对于企业创新十分必要。

  正在转变和创新的,还有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一届政府的调控已经有了三个非常明显的改变:一是政策定力增强,二是提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三是经济逐渐适应经济放缓“新常态”。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明确,2015年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加了句“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近期连续的降准降息,让币政策的“宽松”表现得愈加明显。

  2015年要经济7%左右的增速,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发力肯定是不够的,“稳增长”更需要财政政策发力。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央政府2014年财政盈余实际上超过了2013年,财政收入的增速仍超出财政支出的增速。

  除了减税,财政支出的增加显得也很紧迫。特别是对稳增长来说意义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在发力。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发改委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的7大基础设施项目中,2015年投资超过7万亿元。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进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在内的公共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民生证券最近的一份研报预测,维持2015年GDP7%的增速也需要近13万亿的基建投资,而预算内的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和预算外的融资平台等渠道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资金需求,估算2015年基建投资缺口大约为4.5万亿。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014年12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15年要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领域特别是民生支出。

  因此,即便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这也仍将是一个难度很大的7%,但同时也是含金量更高的7%,而从已经明显加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的加快落实来看,7%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增长目标。

  经济转型既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也是中国经济的巨大优势所在,在新旧经济引擎的切换过程中,要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速,还需要一系列组合政策的配合,国企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和财税改革等改革都会继续加速。

编辑:王玲

相关热词搜索: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稳定住房 首钢搬迁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支付宝 思想建党 E-

上一篇:是办公室还是游戏室? 在这里我愿意天天加班 下一篇:14年家电拆解盈利水平下降 家电拆解进入行业整合期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